南方電網公司:全力打造綠色低碳電網基礎設施發表時間:2022-06-16 11:10來源: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6月13日,第32個全國節能宣傳周開啓,今年的主題爲“綠色低碳,節能先行”。《南方電網公司2021年綠色低碳發展年刊》(以下簡稱《年刊》)發布,交出一份亮眼的“綠色低碳成績單”,從“墊基石”“促轉型”“激創新”“築平台”“助發展”五個方面充分展示了“‘雙碳’行動,南網先行”的堅定決心和堅決舉措。 (來源:微信公衆号“南網50Hz”) 能源領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主戰場,“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南方電網公司堅持以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爲指引,把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标作爲重大政治責任和戰略任務,秉承“綠色低碳,節能先行”原則,出真招、見實效,積極踐行央企擔當,科學有序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服務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以更高标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讓綠色成爲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年刊》顯示,到2025年,南方電網公司将推動能源供給側結構明顯優化,南方五省區新能源新增裝機1億千瓦,非化石能源裝機占比提升至60%,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較2020年提升3個百分點,新型電力系統特征基本具備,助力南方五省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初步形成。 南方電網這麽做! 搭起清潔能源的傳輸橋梁 護送綠色電能 山川之間,江河之上, 條條銀線搭載着綠色電流, 用西部的水、風和光 點亮了南粵的萬家燈火。 南方電網公司全力做好增加清潔能源供應能力的“加法”,投産粵西網架完善及電力外送新通道、雲南500千伏天星輸變電等工程,保障大規模海上風電等新能源及時接入和足額消納。 2021年新能源新增裝機1333萬千瓦,累計裝機同比增長23%;新能源發電量12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5%。 西電東送清潔能源占比達87%,單日送電量首次突破11億千瓦時,全年非化石能源電量占比48.9%,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風從海上來, 電蘊藏在風裏。 在海上架起的綠色通道将一度度海上“綠電”送入大電網。廣東電網全年新增海上風電約550萬千瓦,同比增長545%。“十四五”期間,南方電網将“五年新增新能源裝機1億千瓦以上”納入電網發展規劃,加快實施新能源消納、供電能力提升、風險化解等主網架工程。 創新高效節能設備及技術 堅守電能降耗 通過數智賦能, 抓實抓細減少能源産業鏈碳排放的“減法”, 把科技、智能、大數據 打造成南方電網公司電網節能的新名片。 南方電網公司打造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平台,設立低碳發展研究機構,組建低碳技術攻關團隊,成功舉辦博鳌新型電力系統國際論壇,緻力做好碳減排及新型電力系統研究,推進綠色低碳關鍵技術突破。創下19項世界第一的昆柳龍直流工程,運用多項節能降耗技術,大大降低輸電工程損耗,年減少輸電損耗約1億千瓦時。 大力開展數字電網建設,以智能化大數據,精準定位提升降損效率,電網線損率同比下降0.51%,降幅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倍,全年減少企業自身損耗電量66億千瓦時,對應減少碳排放約350萬噸,相當于100萬輛家用汽車一年的碳排放量。 積極推進能源綜合利用業務 引導綠電消費 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消費體系, 用綠色低碳的能源消費模式, 繪就了一幅“山清水秀電更綠”的 高質量發展畫卷。 南方電網公司以綠色電能推動傳統産業轉型,深度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主動走進企業、工廠、社區,結合行業用電需求特點,通過電能替代項目,爲“電釀酒”“電制茶”“電烤煙”等特色産業注入新動力,助力企業大幅減少生産成本,成倍提升生産效率和生産能力。2021年替代電量3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占全社會用電量2.5%。首次開展南方區域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量交易和綠色電力交易,全年消納綠色電力同比增加100億千瓦時,減少碳排放約853萬噸。聯合深圳市政府打造基于能源大數據的“雙碳大腦”,打造在全國範圍内具有先行示範作用的碳排放治理支撐平台。 新能源汽車的迅速增長對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方電網公司全年共建成充電樁3.1萬個,“順易充”APP接入南方五省區近八成充電設施,打通小區充電“最後一公裏”,助力新能源車車主實現“充電自由”。 同時,南方電網公司積極拓展園區、工業、建築等節能服務業務,大力發展生物質發電、餘熱利用等能源綜合利用業務,通過自主研發的能效管理系統,實現建築及工業企業能源“看、管、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年爲客戶節約電量超8000萬千瓦時,年托管節電量同比增長5%。 一起看看這些節能減碳優秀案例 全面助力海南清潔能源島建設 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積極開展服務碳達峰碳中和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專項行動,優化電網調度運行,最大限度保障風電、水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消納,大力支持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和港口岸電等産業發展,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全島“一張網”,建成海口龍華“風、光、儲、充、換”集中式充換電示範站,促進電能替代和能源清潔消費。2021年全省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43%,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約69%,進一步支撐海南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和自貿港建設發展。 政企共建“雙碳大腦”,攜手踐行“雙碳”戰略 深圳市能源消耗中電力占比在60%以上,工商業用戶的能源消費中電能占比更高達85%。深圳供電局聯合深圳市政府,攜手建設基于能源雙碳大數據中心的“雙碳大腦”,搭建了“碳盤查、碳管理、碳全景”等碳資産管理應用和“碳惠普、碳信用”等系列服務産品,利用電碳數據的科學分析,服務政府、企業和社會公衆踐行“雙碳”戰略,努力打造在全國具有先行示範作用的“雙碳”治理支撐平台。 廣州110千伏獵橋雙綠色建築認證變電站 廣州110千伏獵橋變電站融入周邊環境,改變變電站傳統觀念,有效提升城市空間品質,成爲南方電網首個“LEED國際綠色建築認證金級和國标綠色建築認證三級”雙綠色建築認證變電站。每年節省用電約6.2萬千瓦時,占非生産設備用電量65%。2021年6月投産以來,已接待市民參觀和行業技術交流150多次,爲有效解決傳統變電站“鄰避效應”問題,創造性給出廣州答案。 開通新能源并網服務“綠色通道” 在三面環海的湛江市,爲了提升新能源并網服務水平,南方電網廣東湛江供電局通過編制并網服務流程圖、啓動接入系統線上審查模式,開通新能源配套接入系統工程立項“綠色通道”等方式,把接入系統審批時長由原先的6個月以上縮短至3個月以内,有效提高了并網效率,助力綠色能源送出。 廣西綠色電力交易首“開市” 成交電量6600萬千瓦時 近日,廣西首場綠色電力交易圓滿完成,成交電量6600萬千瓦時,預計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5.8萬噸,進一步支撐綠色能源高效利用,引領用戶用能向綠色低碳轉型,爲廣西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南方電網紅樹林白鹭保護隊結合巡線保護白鹭 南方電網紅樹林白鹭保護隊已壯大爲一支300多人的志願者隊伍。如今,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錄的鳥類品種已經由2010年的187種增加至現在的290種,還監測到全球極危鳥類勺嘴鹬、全球瀕危鳥類小青腳鹬、黑臉琵鹭在此越冬。 南方電網公司戰略規劃部總經理鄭外生表示:“我們将繼續當好國家戰略的有力承接者和推進者,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發揮電網樞紐平台作用,全面開展能效提升行動,有力支撐‘雙碳’目标實現,爲促進我國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作出央企表率、貢獻央企力量。” 江機願與南方電網一同實現“綠色低碳,節能先行” 本文摘自:北極星隻能電網在線,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