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2021年全國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916億元發表時間:2022-07-08 14:54來源:中電聯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7月6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2022》”),向全社會發布2021年電力行業基本數據。 《報告2022》以電力行業統計與調查數據爲依據,結合企業和相關機構提供的珍貴資料,全面、客觀、準确反映中國電力行業發展與改革現狀①。爲深入、系統、專業地展示電力行業各專業領域發展情況,中電聯同時組織編撰了電力供需分析、國際合作、電力工程建設質量、标準化、可靠性、人才、造價管理、電氣化、數字化等專業領域的系列專業報告,以進一步滿足各專業領域讀者的需求。 2021年,電力行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全國發展改革工作會議要求,深入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承受住各種考驗。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積極應對迎峰度夏遭遇的拉閘限電,全力防控電煤供應偏緊以及高比例新能源并網的安全風險,全力以赴提升電力安全保供能力,确保了電力安全供應;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雙碳”工作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嚴格執行國家節能減排各項政策要求,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進一步提高,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收官;在電力市場化改革方面,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規範統一的交易規則和技術标準,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動形成多元競争的電力市場格局;在投資建設、科技創新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成效,爲國民經濟發展與疫情防控提供了可靠電力保障,爲“六穩”、“六保”特别是穩預期和保能源安全做出了全面貢獻。 《報告2022》共14章,重點反映了2021年電力消費與電力生産、電力投資與建設、電力綠色發展、電力安全與可靠性、電力企業發展與經營、電力國際合作、電力市場化改革及電力标準化、科技與數字化等情況,并展望了2022年及“十四五”電力發展。 在電力消費與電力生産方面,2021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83313億千瓦時②,比上年增長10.4%,增速比上年提高7.1個百分點;全國人均用電量5899千瓦時/人,比上年增加568千瓦時/人;截至2021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37777萬千瓦,比上年增長7.8%。2021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爲8395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0.1%,增速比上年提高6.0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底,初步統計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84萬千米,比上年增長3.8%;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49 億千伏安,比上年增長5.0%;全國跨區輸電能力達到17215萬千瓦;2021年全國跨區送電量完成709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9.5%;電網更大範圍内優化配置資源能力顯著增強。 2021年,受來水偏枯,電煤供需緊張、部分時段天然氣供應緊張等因素,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偏緊,年初、迎峰度夏以及9-10月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在應對能源電力供應緊張與保障能源電力供應安全的過程中,電力企業彰顯大局意識,積極落實國家各項部署,建立應急保供機制,爲保障電力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電網企業發揮大電網平台作用,統籌供給與需求、送出與受入、電力電量平衡與安全生産、有序用電與能耗“雙控”,嚴格限制“兩高”企業用電。發電企業強化責任擔當,在燃煤電廠虧損面與虧損額不斷增大的艱難局面下,仍全力以赴保障電力熱力供應,切實做到機組應開盡開、設備穩定可靠。 在電力投資與建設方面,2021年,全國主要電力企業合計完成投資10786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全國電源工程建設完成投資5870億元,比上年增長10.9 %;全國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916億元,比上年增長0.4%;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7908萬千瓦,比上年少投産1236萬千瓦,電源建設重心繼續向新能源和調節型電源轉移;全年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51984千米,比上年下降9.2%;新增變電設備容量33686萬千伏安,比上年增長7.7%。全年新投産直流輸電線路2840千米,新投産換流容量3200萬千瓦,分别比上年降低 36.1%和38.5%。 在電力綠色發展方面,截至2021年底,全國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爲111845萬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47.0%,比上年增長 13.5%;2021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爲2896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1%;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電機組約10.3億千瓦,約占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的 93.0%。 2021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供電标準煤耗301.5克/千瓦時,比上年降低2.01克/千瓦時;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廠用電率爲4.36%,比上年降低0.29個百分點;全國線損率爲 5.26%,比上年降低0.34個百分點;全國電力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約爲12.3萬噸、 54.7萬噸、86.2萬噸,分别比上年降低 20.7%、26.4% 、1.4%;單位火電發電量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爲 22毫克/千瓦時、 101毫克/千瓦時、 152毫克/千瓦時;全國單位火電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約爲828克/千瓦時,比2005年降低21.0%;全國單位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約爲558克/千瓦時,比2005年降低 35.0%;以2005年爲基準年,從2006年到2021年,通過發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電煤耗和線損率等措施,電力行業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爲215.1億噸。 根據《報告2022》預計,2022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在5%-6%之間,到2025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爲9.5萬億千瓦時,年均增速爲4.8%;最大負荷爲16.3億千瓦,年均增速爲5.1%。預計到2025年,我國電源裝機容量爲30.0億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将達到51.0%。 注: ① 報告中涉及的全國性統計指标,除特殊說明外,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區、澳門特别行政區和台灣省數據。 ② 2021年電力數據均來自中電聯2021年度統計數據(簡稱“年報數據”),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下同。 原标題:中電聯發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2》 本文轉載自: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